荆楚新“枫”景(28)| 四百年前“犀溪断牛案”在香口重现

来源: yxfy 时间:2024-05-30 10:42:46

十堰市郧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,传统农业是乡镇村民主要的谋生手段。

“法官,我要起诉!我的母牛被人下套受伤了,治不好,没办法给小牛哺乳,我天天给小牛喂奶粉,花了不少钱,母牛也越来越瘦,你得赶紧给我解决啊!”

2023年1月的一天,村民高某在山上放牛时,一头母牛误入柯某在山上放置的狩猎套,致使母牛左前腿受伤。经治疗,受伤的牛仍然无法行走,亦无法为其刚满月不久的小牛哺乳。为了要到赔偿金,高某多次找柯某理论,却始终不能

达成一致意见。村委会也调解不成功后,高某来到郧西县人民法院香口人民法庭,起诉柯某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18600元。

图片

引导诉前调解


“老辈子,你先别着急,你要求被告给的钱数是怎么算的?有什么依据?”在香口法庭调解室里,法官安抚道。

“没有依据,我估计的!牛在家,你可以去看。”

考虑到通过诉讼渠道解决矛盾时,高某举证耗时费力,可能产生的评估费也可能激化两位农户之间的矛盾,法官一边与高某拉家常,了解纠纷发生的前因后果,安抚高某激动的情绪,一边考虑做实诉前多元调解,邀请村干部、乡镇政府平安办干部参与联合调解,并请政府牵头寻找几个懂耕牛行情的“专家”,对伤牛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。

图片

多方联动


数个懂牛价行情的“民间行业专家”对高某受伤的牛给出估价结果后,法庭联合香口乡平安办、派出所、村委会、驻村律师,共同对高某与柯某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。

调解还没有开始,矛盾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高某称,等待调解的这几天,照顾伤牛的误工费、饲料费都要重新计算,现在柯某要赔偿28000元。

“不行,哪有你这样算的,我最多赔你几千块……”柯某愤愤不平地说。

承办法官:“刚听你说了牛受伤后你付出的精力和费用,受伤的牛在家也不需要人陪,你天天照常到山上放其他牛,你主张那么多误工费也没啥依据,赔偿数额可以参考行家给出的估价……”

“你要价太高了,几个懂牛价行情的人根据现在的买卖行情估的牛价不相上下,你养牛时间也不短了,他们的估价属不属实你心里也有数,你提的要求起码要符合常理……”

“今天难得大家坐在一起调解,希望能抓住机会调解成功。如果调解不成功而进入诉讼程序,鉴定费时不说,还多产生鉴定费,受伤的牛拖久了也不好……”调解员们你一言我一语,多个角度释法说理。


图片

司法确认


经过数个小时调解,高某不再固执己见,柯某也转变了态度,双方最终在民间行家估价基础上适当考虑高某的付出,达成一致调解意见:柯某一次性赔偿高某15000元损失,高某受伤的大牛及正在哺乳的小牛归柯某所有。香口法庭对该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,柯某当场交付了赔偿款。

“两牛相触,一死一生。死者同食,生者同耕。”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冯梦龙在福建寿宁任县令时,在“犀溪断牛案”中所作的文告,仅仅十六字,简明扼要却公平合理,采用调解的方式使得积怨颇深的两村化干戈为玉帛,将一场会引得两村争辩、械斗的纠纷轻松化解,成为一段佳话。四百年后,香口法庭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将非诉讼纠纷挺在前面,建立起“法庭+N”的联调机制,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小案,倾力通过止讼的方式化解群众“烦心事”,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,让人民法庭服务群众、司法便民的“最后一里”更加通达有度,温暖人心。


作者:郧西县人民法院韩晓君、安妮娜、张雯

转自:湖北高院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