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法“枫”景 | 走好公平正义之路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今年以来,香口人民法庭坚持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在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上持续发力、久久为功,以“如我在诉”、“如我在执”的理念坚定守护公平正义的“最后一道防线”,走好公正司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“法官,钱我分期给李某,给我解除所有强制措施不行吗,冻结我账户和黑名单对我影响太大了,我干啥都搞不成,高铁飞机都坐不了。”被执行人王某在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后,联系香口人民法庭,承诺主动履行义务。
王某和李某婚后两年,李某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,7年未能治愈,王某坚持离婚。受案后,经法官多次调解,王某和李某解除婚姻关系,王某自愿支付李某 15万元经济帮助款。但王某在支付第一期的5万元后,便未再按期支付。李某的法定代理人李妈妈不得不申请强制执行。执行中,法官多次与王某沟通无果,在划拨王某2600元银行存款后,查明暂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,因王某拒不履行,被依法限制高消费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。
“喂,王某你好,快要过年了,你回老家了吗?”王某离婚后常年在外务工,成为被执行人后更是不敢回老家,法庭经常电话短信与他保持联系。
“你正值壮年,还有很长的人生路要走,失信行为让你处处受限、碰壁,早日消除失信的不良影响才能让生活越过越好……”法官多次耐心劝导,敦促他积极履行义务。在法庭的督促下,李妈妈在2024年农历新年前收到了王某支付的20000元。
“我不相信他,他要是说话算数,早都应该给完了。现在我女儿时不时发病,我一边卖菜,一边照顾她,借钱给她看病。”法庭向李妈妈征求和解意见时,她抹着眼泪向法官哭诉。
“一日夫妻百日恩,当时达成调解协议是你自愿的,挣多挣少你都应该主动履行……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不会因为你拖着就没了!”随后法官再次向王某释明解除强制措施的法定条件。
经反复的“背靠背”协商,王某答应一次性支付剩余全部案款。2024年7月22日,在香口人民法庭帮助下,李妈妈从微信接收了王某通过他人协助转账的剩余案款7万余元。结案后,香口人民法庭依法解除了对王某的失信被执行人。
今年以来,香口人民法庭多措并举敦促被执行人履行相关义务,执前结案21件,涉案金额50余万元,努力将胜诉当事人看得见的“纸上权益”变为摸得着的“真金白银”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